德國近代刑法史(二版)


嗨!
您正在找 德國近代刑法史(二版) 這本書嗎?
這本 德國近代刑法史(二版)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德國近代刑法史(二版)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德國近代刑法史(二版)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德國近代刑法史(二版) 的內容簡介
《德國近代刑法史》 探討德國近代以來,不同時代四個重要刑法典。本書希望讓東亞地區法律人對於德國近代刑法與刑法理論的發展有初步認識可能。本書分為五編二十章;第一編 導論探討近代以來德國刑法發展的歷程,刑法史研究成果並分析德國當代刑法學研究重點。第二編到第五編,介紹德國1532年《卡洛林那法典》,1751年《巴伐利亞刑法典》,1813年《巴伐利亞王國刑法典》以及1851年《普魯士刑法典》等四個刑法典。書中論述這些法典在德國刑法史的地位、時代背景並說明這些法典的主要內容以及當代刑法學者對於這些法典的評價。
本書並比較分析《卡洛林那法典》與中國《大明律》以及1751年《巴伐利亞刑法典》第一章與《唐律》〈名例律〉的內容。作者認為德國近代初期的刑法曾經受到傳統中國法律影響,進而在十九世紀前後,經過德國刑法學學者們以及德國各邦立法者們的努力,才創造出今日世界各國學習的刑法制度與刑法理論。本書作者希望東亞地區法律人以此自我勉勵,創造適合自己社會的刑法典與刑法學。
作者: 陳惠馨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元照出版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6/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德國近代刑法史(二版)

如何自主啟動民主:巴西地方治理與公民社會的轉型![]() | 制度變遷、社會資本、政治參與:三者之間的關係![]() | 知識傳播與國家想像:20世紀初期拉斯基政治多元論在中國![]() | 合作的物種:人類的相互性及其演化![]() | ||||
賦權的參與:再造都會民主![]() | 比較選舉制度(7版)![]() | 軍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2版)![]() | 政治學新論(四版)![]() | ||||
政治學(7版)![]() | 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 | 中國大陸研究(第五版)![]() | 解讀印度:不確定的崛起強權![]() |

商品網址: 德國近代刑法史(二版)

▲ 研究指出,外表好壞與政治立場有關。(示意圖/CFP)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先前的研究指出,長相善良的人一般都會受到更好的待遇、獲得更高的地位、賺進更多財富,讓他們以公正、公平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不過,近日一項美國研究則直指「人的長相好壞與政治立場有關」,且外貌較佳的人通常偏右派,而外貌較差的人則偏左派。
根據《衛報》報導,這項研究由2位美國大學教授主導,分別是伊利諾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帕爾默(Carl Palmer)以及薩斯奎漢納大學政治科學系助理教授彼得森(Rolfe Daus Peterson),他們調出1972年、1974年以及1976年的政治民調數據,內容包含外貌評估以及受訪者的政治立場、收入、種族、性別以及教育程度,接著再把這些資料與1萬多名高中生的外貌進行比對。
結果指出,外貌較佳的人在生活遇到的困難較少,所以他們的世界觀通常較為正面,不會選用激進、偏左派的思維模式表達理想。不過,彼得森認為,長相只是影響人們政治立場的因素之一,兩者之間的關連並非絕對,不是所有長得好看的人都屬於右派人士。
▲ 研究提到,好看的人往往會在生活當中變得更好。(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報導指出,這項研究把這個現象歸因於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Halo Effect),是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意旨人事物一旦給他人很好的印象,在這個狀況之下,人們對這個人事物的其他特性或品質,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
「當我們被不同的方式對待的時候,往往會開始對這個世界產生不同觀感」,彼得森指出,「研究顯示,好看的人往往會在生活當中變得更好,因為人們以不同的方式與他們互動。」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9FBDFBA8B0DB864F